□曹瑞曉
\r\n
近日,中央有關部門赴浙江開展專題調研,通過實地走訪、面對面交談切身感受等方式,與浙江的同志一起總結實施“千村示范、萬村整治”工程(以下簡稱“千萬工程”)的經驗啟示。
\r\n
“千萬工程”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親自謀劃、親自部署、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決策,全面實施20年來深刻改變了浙江農村的面貌。詩畫村莊,和美城鄉,富樂之江。一幅新時代《富春山居圖》鋪展眼前。循跡溯源,20年前起筆的“千萬工程”擘畫藍圖,這一巨大工程的成功實施,來自于當時對浙江省情的深度調查和把握。
\r\n
“千萬工程”何以歷久彌新?這背后蘊含著調查研究的正確打開方式。從浙江“美麗示范”到全國“美麗效仿”,“千萬工程”深入實施、接力推進,探索出一條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、建設美麗中國的科學路徑,激蕩新時代中國鄉村萬千氣象,可以從中一探“千萬工程”成功的秘訣,也能為我們當前和今后做好各項工作提供寶貴借鑒。
\r\n
以“人民呼聲”為指針,深入群眾破題。千條萬條,讓群眾受益是第一條。“千萬工程”實施之初,立了三條標準,其中一條是“看老百姓口碑,考驗‘千萬工程’是否真正讓農民受益,是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”。可以說,“千萬工程”之所以受到歡迎,就在于真正讓群眾受益,從而贏得了群眾實實在在的口碑。這也啟示黨員干部,做好每項工作,不能點個題、提個要求就完事,需要親力親為、一抓到底,抓出成效。
\r\n
以“人民心聲”為圓心,找準癥結解題。“到什么山唱什么歌”。“千萬工程”從一開始就注重“千村千面”“萬村萬象”,立足不同村的具體情況,制定“一村一策”,推動形成“一村一品”“一村一韻”。正是掌握了因地制宜、分類施策的科學方法,才讓浙江千萬鄉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“最優解”,因此,在全面推動鄉村振興道路上,也要多聽人民心聲,充分尊重群眾的意見,激發他們的主人翁意識,推動農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。
\r\n
以“人民掌聲”為標尺,破解民生難題。一項工程堅持20年,仍能歷久彌新、走在前列,緣于其中蘊含的守正精神和創新理念。“千萬工程”不變的是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這個立足點,不斷變化的是從建設到經營再到共享,努力實現共富的目標。正是在守正的基礎上力求出新,“千萬工程”才能歷久彌新,贏得百姓的掌聲。因此,我們要以“千萬工程”為引領,持之以恒推進農業高質高效、鄉村宜居宜業、農民富裕富足不斷取得實實在在的新成效,托舉起萬千農民群眾的幸福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版權與免費聲明
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:"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"、"益陽廣播電視在線"、"益陽電視新聞網"的所有作品(如文字,圖片和音、視頻稿件),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
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:"益陽廣播電視在線",違者追究責任
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跟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
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他問題,請及時和我們聯系。新聞糾錯:80085816@qq.com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